黄晓艳在地里移栽红薯苗
资阳市安岳县历来有着“中国柠檬之都”的称号,而在距离县城40公里外的周礼镇,由于独特的土质和气候而盛产红薯,其红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名列全省前茅,成为远近闻名的“粉条之乡”。这背后,离不开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第四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黄晓艳的努力。
5月21日,记者跟随资阳市科协、安岳县科协相关负责人来到位于周礼镇海棠村的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红薯种植基地,见到了这位朴素干练的女农人。眼下正是农忙时节,旋耕机已把土地平整,黄晓艳便带领村民正在整理苕沟、移栽红薯苗,现场一片繁忙。
从2011年回乡至今,黄晓艳带动村民种植红薯,从土地里掘出了“金疙瘩”。黄晓艳也因此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赢得了“红薯妹妹”的美名。
“掺假”事件 开启红薯产业之路
黄晓艳是周礼镇救星村人,1999年,她跟随父亲到广元市从事红薯粉生意。在一次销往拉萨的红薯粉订单中,客户打来电话说她的红薯粉掺假。“生意做大了,不讲诚信了。”客户的话让黄晓艳一头雾水,她立即赶往拉萨,检查后发现那批红薯粉的确掺了其他粉末,便把货款退还给了客户。
这次交易改变了黄晓艳的人生轨迹。“为什么不自己种植红薯、自己生产淀粉、自己加工粉条?这样整个产业链都看得见。”有了这样的想法后,黄晓艳从河南省引进优质高产的有机红薯“商薯19”,回到周礼镇进行试种。2011年,黄晓艳在救星村流转土地200亩,开启了红薯产业化之路。
当时的周礼镇,各村各户虽成片栽种红薯,但传统的种植方法和老旧的品种却让当地红薯品质、产量参差不齐。“当时,村里多以种植淀粉型红薯为主,村民们没有见过有机红薯,加上引进的有机红薯个头比普通红薯小、对土地和肥料要求高,村民接受度比较低。”黄晓艳说,那时她每天奔波在周礼镇各村寻求试种农户,但最终也仅有少部分村民愿意试种。
通过精心栽培,当年11月,200亩红薯获得丰收,亩产超过3500公斤,价格也是当地传统红薯的两倍。2012年,黄晓艳成立了鸿安红薯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机红薯,逐渐推动当地种植的红薯由原来单一的淀粉型发展到优质食用型、鲜食水果型、高营养保健型等多个系列品种,由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黄晓艳也成了周礼镇远近闻名的“红薯妹妹”。
打造地标产品 带领村民致富
在种植有机红薯的路上,黄晓艳有自己独特的方法。通过外地培育种苗、运回本地移栽的方式,黄晓艳的红薯一年可以种植两批,中间间隔3个月,错季上市使红薯价格高了不少,市场竞争力也大大增强。
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黄晓艳以“公司 合作社 农户”一体化经营模式,带领500余户贫困户种植红薯,并签订定向保底价收购协议,确保种植户的收益不受影响。其中救星村十组村民李玖香就是受益者。黄晓艳介绍,李玖香丈夫身患疾病,全靠她一个人种地维持生计,生活过得十分拮据。近年来,在黄晓艳的带动下,李玖香通过种植有机红薯,去年年收入近3万元,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这几年,看到很多村民因为种红薯日子越过越好,我心里很高兴,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情很有意义。”黄晓艳说,这也是她创业的初心。
2013年,黄晓艳创办了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安岳县首个家庭农场,带动周礼镇及周边乡镇4000余户村民种植红薯3万亩。同时,她还积极与省内外的科研单位对接,不断研发新品种,完善红薯产业链,让安岳本土薯品走出了四川、走向了全国。
近年来,在黄晓艳的影响下,周礼镇党委政府大力鼓励建立红薯加工企业,全镇现已有粉条加工规模以上企业3家、规模企业5家、加工作坊近40家,年产值达3亿元,使周礼镇成了名副其实的“粉条之乡”。黄晓艳表示,有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自己将尽全力助周礼镇打造成为“薯业小镇”,让“安岳红薯”成为继“安岳柠檬”之后的又一地标产品。
“作为返乡创业女青年,黄晓艳先创先行做给农民看,经验成熟后又带着农民干,始终保持农人的本色,在奔康路上不忘父老乡亲。”资阳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瑾在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有机红薯种植基地调研时告诉记者,做农业要有情怀,黄晓艳无疑就是资阳市乡土人才优秀代表。
资阳市科协、安岳县科协相关负责人在红薯基地调研
热心公益 帮助弱势群体
采访中,黄晓艳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基地一批本该3月种下的红薯苗现在才开始扦插,今年的收益可能会受影响。即便如此,她却在此前将25吨红薯库存悉数捐给了武汉。
1月26日,得知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肆虐后,黄晓艳立即和家人商量将现有的25吨红薯全部捐赠。“最开始没有捐赠渠道,也不知道如何将红薯运过去,运给哪个部门。”黄晓艳很着急,经过多方协调,新浪扬帆公益基金湖北站接收了这批捐赠物资。有了捐赠渠道,承运又是一个难题,由于疫情严重,加上各地管控严格,很少有卡车司机愿意冒险运输,黄晓艳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成都一个货运司机愿意承运。“我听搬运工人说,这种红薯平时批发价都是5元1斤,他们一下捐出25吨,值得点赞。”卡车司机姚鹏程言语里满是佩服。
长期以来,黄晓艳热心公益事业。汶川地震时,她带领职工到广元市青川县当志愿者,为受灾群众做饭。“那时看到很多物资从各地运来四川,我很感动,这次疫情又让我想起了当时的情景,我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2月18日,黄晓艳和志愿者一起将红薯装车,看着卡车顺利出发,她才长舒了一口气。
在筹备运往武汉物资的同时,黄晓艳一刻也没有停下来,她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防疫志愿者,积极配合社区做好防疫宣传、信息登记、物资派发等工作。哪里需要帮助,她总是第一时间参与。除了热心社会公益,黄晓艳还资助弱势群体,先后为附近50余名贫困学生、因病致贫群众等群体,捐赠各类物资、资金共计30余万元。
情系农业 为发展建言献策
在去年举行的四川省第四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上,黄晓艳凭借参赛项目《有机红薯产业发展之路》获得金奖。由于项目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安岳县党委政府及县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项目的实施,推进了有机红薯产业化发展。黄晓艳介绍,目前,她正在海棠村修建保鲜储存库8个,工期已完成大半,预计8月可投入使用,届时可储存3000吨鲜销红薯,让鲜销红薯实现四季供应。
在今年四川省“两会”上,作为省人大代表的黄晓艳提交了关于发展特色产业的建议。“安岳位于四川盆地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和成都重庆直线中点,可以顺势而上,发展有机、绿色、零农残的食品,打造安岳有机红薯产业链,建立产业强县的地位,做好特色产业优势文章。”黄晓艳清晰地知道,只有找准市场需求,借助优势补短板,让安岳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才能更好地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实施‘川字号’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与黄晓艳正在做的事业相互契合。“初级农产品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我们正在探索进军红薯深加工产业,通过多样化模式带动乡亲们持续增收。”黄晓艳如是说。
“2018年我是安岳的红薯妹妹,2019年我是四川的红薯妹妹,2020年我是中国的红薯妹妹,未来我想做世界的红薯妹妹,带动更多人就业、创业、脱贫、致富。”黄晓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扶贫扶智,她总是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