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光彬(右)向种植户了解翠冠梨丰收情况
致富有产业,家门口坐公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人每年补助30元;孩子考上大学有1000~5000元奖励,80岁以上老人每月有20元老龄补贴;全村农业保险不让村民出一分钱,重阳节老人免费吃“九大碗”还有伴手礼……10年前,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泸南村村民们就过上了这样的幸福生活。而这背后,泸南村的当家人——党总支书记牟光彬功不可没。
2000年1月,牟光彬开始担任泸南村党总支书记。刚上任,他便全身心投入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富民产业之中。“只有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腰包鼓了,才过得上幸福日子。”牟光彬说。
以前,泸南村在集体经济上是一个“空壳”。如何壮大?成了牟光彬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的一块“心病”。
转机出现在2008年。当时,分水岭镇因安全问题需整体搬迁多年来自发形成于街道公路旁的木材交易市场,但政府苦于无场地,遂将木材交易市场进行公开招标,谁出地谁获得市场经营权。牟光彬抓住了这次机会。
前期,由于村集体无一分收入,而修建市场需要80万元,牟光彬抱着躺“雷区”的心态,“在一事一议”征得群众同意后,村集体以流转土地的方式向村民租用了40亩土地,同时采用借资和提前收取业主2年市场摊位租金的方式,建成了目前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泸南村木材交易市场”。
如今,随着影响力扩大,加之分水岭镇地处泸州、纳溪、合江三地交界处,泸南村木材交易市场成为了泸州城郊第二大木材交易市场,入驻业主由最初的8家增加到接近30家,租金也由建成之初的10万元增加到现在每年60余万元。至此,泸南村跻身全镇“富裕村”之列。
“这个翠冠梨好吃,皮薄、肉细、汁多、味甜、个大,以前从没吃过这样好吃的梨。”近年来,每到7月,泸南村1600余亩翠冠梨便陆续进入成熟采摘期,由于泸南村毗邻董允坝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每天吸引不少游客进园采摘。如今在泸南村,翠冠梨已成为了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村集体有钱了,牟光彬又开始想着带领村民们发展富民产业。2015年,泸南村集体资产公司结合村里实施的扶贫项目,由村民提供土地,村集体资产公司出资陆续引种了1600亩翠冠梨。
种植过程中,考虑到村民缺技术,部分农户缺劳力,前3年,牟光彬选择由村集体资产公司全部出资,组织村民统一进行施肥、打药、除草、修枝、拉枝等管理,果树所需的专用有机肥、生物农药也全部由该公司提供,村民仅参与管护,每人每天还能领取80元工资。
2019年,泸南村1600亩翠冠梨陆续挂果后,村集体资产公司开始把地交由村民管理,让村民挂果当年就有收益。“管理上并非一交了之,除了每年不定期请专家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外,公司还专注于翠冠梨品牌打造和销售。”牟光彬说,这两年,由于有了“梨花人家”品牌的加持和电商、体验采摘为主的“线上 线下”销售模式,泸南村生态翠冠梨亩收入在1万元以上。
村集体家底“厚”了,村民钱包鼓了,牟光彬又想让村民过上美好的生活。2010年以来,泸南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让公路或入户便道延伸到每家每户,城乡公交开到村民家门口;家家喝上了自来水、烧上了天然气;每年10余万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人人享有医疗保障;农业保险更是村集体全部“买单”,对考上专科、本科和重本的农家娃给予奖励,每年发放奖学金6万元以上……
如今,泸南村在牟光彬的带领下,绿树环合,榕荫遮道,一排排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伫立乡道边,一幢幢掩映在青山绿树间的川南民居干净整洁,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空壳村”,已成为了江阳区兴家业的明星村、乡村振兴的示范村。